摘要:為幫助各位考生更高效的進行成人高考專升本層次的備考,希賽小編為各位考生總結了2021年成人高考政治科目需要考生了解的重要知識點,本文主要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相關的考點,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復習備考知識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點擊查看>>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復習備考資料匯總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定義
1.本質:質學與世界觀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哲學也是世界觀,但世界觀并不都可以稱為哲學,只有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才可稱為哲學
2.功能:哲學與方法論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用這種理論去觀察、分析、思考和解決各種問題,就是方法論。世界觀與方法論是統(tǒng)一的。
二、基本問題
1.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一個問題: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2.內容:何者第一性\有無同一性
兩個方面:①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即精神與物質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亦即誰決定誰的問題②思維和存在、精神(意識)和物質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3.論據:不能回避\前提基礎\斗爭焦點\實踐問題
四條論據: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回避而必須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②如何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③思維和豐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史上各派斗爭的焦點,從而成為劃分哲學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④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是人們社會實踐中的基本問題。
三、主要派別
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基本派別)
⑴定義: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即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是區(qū)分哲學基本派別唯一的科學的標準。依據哲學家們如何回答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哲學區(qū)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基本派別。所謂唯物主義就是主張物質(存在)第一性、意思(思維)第二性,物質決定意思、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的哲學派別。所謂唯心主義,就是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物質是意識的派生物的哲學派別。
⑵形態(tài):首先,唯物主義發(fā)展的歷史形態(tài)。唯物主義哲學是隨著人類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fā)展以及在同唯心主義的斗爭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起來的,它大體經歷了三個基本階段或歷史形態(tài):唯物主義發(fā)展的第一個歷史形態(tài)是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發(fā)展的第二個歷史形態(tài)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發(fā)展的第三個歷史形態(tài)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其次,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式。哲學史上出現過許多唯心主義哲學流派,但歸結起來不外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式??陀^唯心主義認為,在萬事萬物之前,先有一種神秘的“客觀精神”。它是萬事萬物的本原,物質世界只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的產物和表現。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的精神當作世界的本原,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現象,是感覺或意識的產物。
⑶根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以及與此相交織的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和斗爭的存在和發(fā)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概括來說主要有社會歷史根源、認識根源、階級根源。①社會歷史根源:主要指社會實踐的性質和發(fā)展狀況,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就存在著產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深厚根源。②認識根源: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也存在著正確認識事物和歪曲認識事物兩種可能性,即唯物正確觀點和唯心主義的錯誤觀點。③階級根源:在階級社會里,唯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和斗爭,同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是分不開的。
2.一元論與二元論
唯物主義和徹底的唯心主義都主張世界有一個統(tǒng)一的本原,所以它們都是一元論哲學。哲學史上的二元論,否認世界有一個統(tǒng)一的本原,認為精神和物質是兩個各自獨立、互不依賴的本原,是哲學上的折中主義。
3.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即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把哲學區(qū)分為可知論與不可知論。凡是肯定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承認客觀世界能為人們所認識的哲學觀點,屬于可知論;凡是否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否認客觀世界能被人們所認識,或者否認客觀世界能夠被人類徹底認識的哲學觀點為,屬于不可知論。
4.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fā)展的,沒有絕對靜止和永恒不變的東西;事物的運動和發(fā)展不只是量的變化,而且有質變和飛躍;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辯證法的發(fā)展經歷了三種歷史形態(tài):辯證法的第一個歷史形態(tài)是古代樸素辯證法;第二歷史形態(tài)是以黑格爾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義辯證法;第三個歷史形態(tài)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形而上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變的;雖然有時也承認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但否認事物的根本質變和飛躍;認為事物運動變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認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運動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1、馬哲產生的根源:具體說來,它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和階級基礎,有其堅實的自然科學前提和理論來源。
2、產生與條件1.社會歷史條件:19世紀上半期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提示了社會歷史唯物辯證的性質(涉及:資本主義發(fā)展與工人運動發(fā)展)
①19世紀40年代,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社會矛盾的激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條件。
②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
③無產階級為了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同時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豐富經驗,為這個科學理論的產生提供了現實的經驗。
3.自然科學前提:19世紀上半期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提示了自然界唯物辯證的性質(涉及: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
自然科學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科學基礎。19世紀上半期,自然科學取得了巨大進步,其中有代表性的重大成就,是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等三大發(fā)現。
4思想理論來源:19世紀上半期哲學理論的發(fā)展使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發(fā)展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涉及: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基本內核”與黑格爾辯證法“合理內核”)
廣義地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對人類歷史上優(yōu)秀思想成果的繼承和發(fā)展;狹義地說,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
5、特征與定義1.對象:關于自然社會思維發(fā)展最普遍規(guī)律的科學(涉及: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對應:自然科學前提)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的科學,這是從哲學研究的對象上概括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二者之間既有區(qū)別(對立)又有聯系(統(tǒng)一)。二者的區(qū)別:具體科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世界某一領域、方面或層次的特殊本質及其規(guī)律,哲學以整個世界的共同本質及其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
二者的聯系:每一時代的哲學都以該時代的具體科學為基礎,從具體科學中概括出哲學的一般結論和原則;哲學所概括和總結的一般結論和原則又可以指導人們去認識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本身,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意義。
6.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涉及: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對應:哲學理論來源)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相統(tǒng)一的完備的理論體系,這是從哲學的內容上概括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②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高度統(tǒng)一,而且把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統(tǒng)一起來。
7.使命:實踐基礎上的革命性與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無產階級哲學(涉及:哲學的階級性對應:社會歷史條件)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革命性與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無產階級哲學,這是從哲學的階級屬性、根本特征和社會作用上概括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